进入《盘龙》世界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战争片 美国 2000

导演: 戚薇   

评论:

  • 英博赡 2小时前 :

    最近看得比较开心的一个片,虽然有点设计过度。孩子和堂姐在争论到底要说自己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有爱的哲学家爷爷奶奶,经常吵架但是有爱又漂亮会跳舞的父母,和课堂里喜欢的女孩子双向奔赴一个前进一个退步。孩子时,自以为老成,但实际上又一窍不通,对很多东西视而不见,却记得广告里的奥妙洗衣粉。

  • 永阳曦 9小时前 :

    有些生活片段是有趣的,比如爷爷教孙子做题如何靠模糊字迹多拿分。看来我可以看儿童当主角的电影,但青春疼痛就大可不必了。看此片时我因为睡眠不稳定导致神智不清脑子一团浆糊,不过我还是喜欢的,多么不客观~

  • 雪阳 3小时前 :

    英国电影《贝尔法斯特》。《天堂影院》后,童年记忆模式爆红,引来仿作无数,此片则是最新的一部。肯尼思·布拉纳是个不错的演员,作为导演却总差一口气。此片只是基于个人(?)的零碎童年记忆,将其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中,想通过儿童的眼光,反映当时贝城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激烈冲突。可惜故事性太差,且不流畅,让人很难进入影片所设置的情境之中。导演只能玩点黑白影像、大特写镜头等,只是给演员增加些表演的空间,于剧情毫无裨益。不断加入当时的怀旧歌曲,只是让电影变成了MV。

  • 陆丹烟 4小时前 :

    2-11 你说故事也不复杂,人物也不多,相比较其他剧情片就很平淡。但是又因为足够私人,那些细小的情感,也能在不同层面打动人。彩色的电影院荧幕和剧院,电视里的电影电视剧,手里的Thor漫画书,所有的这些童年启蒙让他成为了现在的他。而我不也是从电影里开启了新的人生吗?回不去的家乡和童年,美好的家庭,在影片中展示的接近完美的父爱,不知道有多少戏剧创作的成分,自己也在想如果哪一天我能够用影像的方式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会保留哪些真实,又会在哪部分增加和修改让故事更符合自己想象中生活。还有就是van morrison的音乐从头到尾出现,因为自己也喜欢他的音乐,所以更是觉得这部电影私人又亲切。

  • 阿蕴和 8小时前 :

    2.8/10 #PFS30 北爱尔兰口音听得我全程头痛,本片唯一亮点全部汇聚于朱迪丹奇一身。黑白的色调不过是在高度伪造的狭小的一条街道上简单撒上“历史”的灰尘,而当摄像机开始运作,如此轻易地就将这些把戏戳穿,剩下的就是伴随着小男孩的第一人称视角(如1917那样的)在这个显而易见如片场一般的街道上穿来穿去。前言不搭后语,生活的碎片伴随着不幽默的幽默和不戏剧化的戏剧被胡乱涂抹在银幕上,然后试图用各种倾斜/扭曲/畸变的镜头视角去构建视觉冲击,还有密度过浓的各类歌曲去试图调动情绪,但是没有任何成功之处。历史家庭剧的尝试中,没有任何真实历史的痕迹与浓重的表达,毫无章法的剧作,连家庭都散发着被刻意黏连的气息,单调的冲突(是否离开家乡),单调的外界压力(无数封的账单),一切的情感和冲突只觉得吵闹刺耳,只有死亡与被留下的人可获共情

  • 晨尧 6小时前 :

    因为没有完整时间,分了很多次才把《贝尔法斯特》看完,或许也是因此,巴迪一家的经历,断断续续,仿佛和当下的日常“融为一体”。

  • 蕾慧 6小时前 :

    乡愁是上等工薪阶层拥有的特权。真正底层公民所熟悉的那种感觉根本不是乡愁,而是乡仇。别再用物件大肆占据画幅把人物挤到角落了,知道他们都很边缘很不容易行了吧。

  • 潜尔真 4小时前 :

    感觉得出来是导演珍藏的回忆,尽管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有着家人的爱和守护、祖父母的诙谐幽默、对同班女生纯真无邪的情愫,童年还是美好和温馨的。

  • 机珠轩 4小时前 :

    每一首歌都恰到好处。童年的回忆即使已经褪色成了黑白,还是挡不住的阳光灿烂。一家人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所有的忧愁悲伤困苦恐惧都与小孩无关,他只记得天空,足球,洗衣粉和高自己一头的女朋友。永远不再……

  • 漫俊杰 9小时前 :

    5/10。英国的《八月》,我对这种“黑白儿童家乡缅怀片”要PTSD了,黑白不是遮掩造景不够还原的手段啊!彩色的运用更像炫技,希望未来的导演拍家乡能多学学《罗马》。不忍苛责导演的技法和水平,你知道他用心了,就像对待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

  • 运轩 6小时前 :

    给我家孩子来评一评,必须给五星,很喜欢看汪汪队,家里各种玩具都堆满了

  • 褚以彤 7小时前 :

    20211224le。小巧精致,以小见大,点缀英式幽默,穿插音乐和电影有点泛滥,并不沉重,挺适合下班放松。3.5

  • 谌雁芙 6小时前 :

    片子短了点,碎了点,显得弱了点。如果你没有做过浮萍,那么你就无法理解浮萍的心里到底有多苦#2022奥斯卡阅片倒计时#

  • 随友安 2小时前 :

    昨天晚上,我突然很想家。在外工作那么多年,突然很想家。

  • 鲍浩丽 6小时前 :

    对于故乡来说,每个人的情绪都不一样,对于外人来说确实很难揣测。个人还是蛮能理解那种“走出去”和“留下来”之间五味杂陈的感觉。影片选择孩童视角,确实可以把冲突点处理的在平滑一些。有机会蛮想去北爱看看这个港口城市。

  • 邛海凡 2小时前 :

    这几年冲奥电影的共性就是“nothing happened”。

  • 犹红叶 6小时前 :

    崽子四岁,超级喜欢汪汪队。陪他看完以后感觉比剧版好很多。狗狗不再只是勇敢,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沮丧,也会担心。其中以阿奇的情感转换最为明显。“我不是因为你可怜才收养你,而是我知道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英雄”。最后皆大欢喜,孩子慢慢也认识了狗狗的更多面。所以啊,评判一个儿童电影,就问孩子喜不喜欢。我家小孩儿一个多小时没动地儿没说话,全程看下来意犹未尽,这在他看来就是好的儿童电影。

  • 鲍俊拔 4小时前 :

    2.5星。也许导演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展现宏大的社会、政治或宗教议题,只不过想透过还原私人的回忆,向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普通民众致敬。然而,用梦幻的回忆替换真实的历史,用温馨的口吻回避残酷的人性,是否让不熟悉那个年代的观众产生误会?建立在这虚假布景里的故事,透露出塑料般的历史感,伴随着Van Morrison的怀旧金曲,这种虚无的历史感更让人觉得不适。

  • 贾恺乐 9小时前 :

    找两个Model来演工人阶级好像有点说不过去,然后发现原来他这是自传,那么跟爷爷凯撒、奶奶女王相比,只是外型出众的爸爸妈妈就好理解了😄 还好只是温和的家庭戏,最近脑神经不太受得了刺激。觉得不怕死的怕不是生无可恋的。那如果日渐不怕死,或在某个阶段不再怕死,是不是觉得生死无异的征兆……?家乡回忆传好像不少功成名就的导演都有这个情结。跟阿玛柯德比就还…在独特性上有差距。让我想想还有谁也有拍过这个。

  • 逄飞绿 1小时前 :

    没有功劳,更没有苦劳。我就特别纳闷儿年代戏年代感的还原有那么难吗?《间谍之妻》好歹还有那么一两场室外戏而且是真的有布景的,到这儿就一条街!?而且一条街都做不好?定场镜头就靠黑白滤镜航拍21年的贝尔法斯特(你看那个星星点点的光就知道那他妈绝对不是69年的样子)?妈呀……整个片子里其实一家人遇到的危机不少,问题就是您拍不出来啊。哎呦家里那叫一个体面整洁啊,这他妈是欠一屁股债的人住的地方吗?麻烦不要自我感动了好吗?别说《罗马》,《八月》都比这个强。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