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66年夏天,迎接暑假到来的三姊弟,一如往常地嬉戏玩乐,与家人讨论暑假的旅游计划。看似和乐的家庭,直到母亲意外得知父亲不可告人的秘密后,逐渐崩解。这回透过小孩们的无奈答话,充分展现二战之后逐渐弥漫的保守氛围,并讥讽当时社会的道德假面。

评论:

  • 振梓 1小时前 :

    中国式叙事的特征,精彩的戏剧冲突和日常生活过场的结合。我似乎明白为什么很多老编剧写得那么流水账了。

  • 怡采 2小时前 :

    老一辈电影人真是帅啊,永远记着那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 关凌文 0小时前 :

    物质生活富足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为了斗争需要,得忍。

  • 姒智晖 8小时前 :

    彩色有彩色的味道,孙道临留胡子比白面书生的形象更有魅力!还挺喜欢早期国产电影中,演员举手投足间京剧的韵味

  • 东雅惠 8小时前 :

    大男主戏。如果说李侠是以肉体上的牺牲成就其英雄之地位,则兰芬是以其精神上的退场和牺牲成就李侠之英雄地位。“领导-下属”关系自然对接入“夫妻”关系,并在结尾可看出前者优先级始终高于后者。无恋而婚,无性而育的模式代表彼时电影拍摄的语法一种,英雄李侠在“好人坏人故事”的价值体系中黑白分明,有侠骨而无柔肠,是高大全英雄时代的典型形象。20211012,荔湾新影汇。

  • 宦夏青 2小时前 :

    片中孙道临同志的表演真好,眼神中写满了对革命的热爱和信心。每次发报大汗淋漓,但丝毫不绝疲惫。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一直从三十年代延伸到49年,最后李侠同志牺牲的时候,拼命发出最后的电报,瞬间泪目了。

  • 丹半蕾 4小时前 :

    徐克90%,但体验真的蛮差的,真的不好看,甚至不如第一部

  • 在永思 7小时前 :

    有头有尾,有理有据。表演和情绪烘托也很真诚。不知道是不是受制于胶片的质量(技术上完全不懂),时常出现跨帧色调突变然后又恢复?片尾有上色前后的对比,个人觉得黑白的好看太多了……现在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看意识形态的部分了,胜者叙事视角的国家斗争史嘛每个国家都有,不影响理性观影。彩蛋是竟然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发报员工作的影子,难怪最近这么想看这部了哈哈

  • 卫家深 7小时前 :

    看到李侠眼睛中闪烁着光芒,听见收发电台的嘀嘀嘀声音,十分敬佩

  • 戈哲圣 9小时前 :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老上海的故事。

  • 卫凌轩 9小时前 :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老上海的故事。

  • 彩碧 7小时前 :

    要说我有什么电报机情结的话,那就是起源于看了这部电影。还记得当年看完情绪激昂,在贴吧里跟自称果粉的一个网友大战(互骂)了好几页,还好对方有可能是中二时期历史水平不怎么样,没有指出我是一个刚拿到小学文凭,相关知识都是从历史节目上看来的渣渣……

  • 光佳思 9小时前 :

    死了两个连的人炸桥,美军用飞机就把桥修好了,有点替他们不值得。大过年看的哭兮兮

  • 司空安晏 8小时前 :

    党的眼睛,党的耳朵。中国电影资料馆,4K修复上色版,清晰度很好,但是这个上色差强人意吧。

  • 吉俊茂 8小时前 :

    现在想想他到最后被抓或许还是幸事。他如果活了下来,将来再过十几年他反倒更有可能会被打成“特务”,从而让他屈辱的死去……

  • 庆宜欣 8小时前 :

    夸一下水门桥的妆造,神仙级别的,特别是朱亚文的战损妆,那肿起的眼睛,干燥裂口的嘴唇,非常真实,看着就疼。

  • 丛安荷 7小时前 :

    勉勉强强三星吧,刚开始的一段对话正反打都没有,看着不太习惯,剧情过于简单,连贯性又差,各片段之间联系之弱,几乎像独立的几部短片,台词、人物形象、配乐等等过于样板戏,有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譬如墙上的标语写着“中日亲善”云云,倘若真是彼时日本人的标语,一定会写“日中亲善”吧?不过这些小细节也无所谓,最大的痛点还是剧情过于简单,人物形象太单一,幕与幕之间不连贯。但是很值得肯定的两点,一是这个故事的底版是相当不错的,丰富一下,肯定能拍出很好的电影,二是虽然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可以感受到演员还是都很认真,这一点强于几乎所有当今“主旋律”。

  • 延元瑶 8小时前 :

    因为那个时代的一些人,永远相信信仰的力量。

  • 仵绮波 5小时前 :

    致敬经典!很新鲜,我以为这种老片子只有电影频道才会见到的

  • 御若云 3小时前 :

    比红海行动血腥很多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