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山丽容 6小时前 :

    俄罗斯视角里的14年顿巴斯冲突。影片通过卢甘斯克居民的讲述,算是极为直白地将乌克兰政府支持下的民主主义者及志愿武装的行动比较于纳粹军队的作为。影片同时也完全不避讳点出美国的实际介入以及西方雇佣兵的一早存在。最后引出瓦格纳的方式也是蛮巧妙的。

  • 扈飞丹 9小时前 :

    评论有说联合国反对美化纳粹是假新闻。还用所谓信息茧房来形容。笑死。怪不得中央要约谈db,这么多明明显显的50w

  • 从宏朗 7小时前 :

    主人公曾在阿富汗,一直想忘记战争,可现在战争就在他身边。亲人被炸死,他能怎样?

  • 司马飞柏 2小时前 :

    “得益于”我少年时代美国的强势文化输入

  • 奇文德 9小时前 :

    給美國5-60年代baby bommer懷舊的高級情懷片

  • 冠梦寒 1小时前 :

    哈哈哈哈哈

  • 常幼珊 6小时前 :

    哈哈哈哈哈

  • 德嘉悦 3小时前 :

    相信普欽所述的“新納粹”現象確實存在,尤其可怕的是從2014年起已經實施了七年之久。

  • 南门韦柔 3小时前 :

    林克莱特将60年代美国登月梦想的潮流时代意伪纪录片的形式搬上了荧幕。通过小男孩的幻想和真实发生的登月情节相融合,无不凸显着在那个时代,登月梦想和对太空的遐想深入到每一个小镇中的人们。他们是人类在月球留下足迹的见证者,同时又不乏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有抠门为省钱想尽办法的父亲,有变着花样为大家做各种美食的母亲,还有打闹争抢玩具的兄弟姐妹,有极具年代感的电影、黑白电视和各种桌游。导演将这些生活点滴融合到太空时代的童年中,颇有共鸣!

  • 卫元泓 3小时前 :

    比较失望 绝大数时间都在记童年的流水账 琐碎无聊 偶尔的幽默但也还是会让人睡着…记得去年也看过同样是分不清真人演还是动画的一部片子 也是同样的无趣

  • 刚舒云 0小时前 :

    阿波罗计划

  • 刘毅然 6小时前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个晚上,我也没等到姚明举着国旗出场就睡着了。醒来后的我懊恼不已,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很重大的事情。Richard Linklater一半讲琐碎童年,一半就在讲这件少年心事。年轻的孩童曾梦想着成为伟大的「参与者」,可殊不知我们甚至没能成为伟大的「见证者」。登月着陆的时刻我们在游乐园玩耍,留下足迹的时刻我们早困倦不已。但日后成年的我们再提及这段过往,这份「不在场」的念想其实又帮助我们实现了「在场」,某种形式上。

  • 市流丽 7小时前 :

    画风还不错,关于导演对60年代缅怀的美国主旋律碎碎念就不那么好看了。

  • 兆运浩 0小时前 :

    应该让那些天天叫嚣打仗的人看看这个片子,男主说得好“战争不是战争片,没有浪漫,没有英雄,只有你想不到的死伤”…

  • 彭俊侠 7小时前 :

    任何美化战争,歌颂战争的影片都是垃圾,没有反战内核的战争片不是一部好的战争片。

  • 天翰 6小时前 :

    跪求那本书(有朋友说是理查德瓦格纳)的名字!时不时激昂的音乐跟画面一点都不搭啊,时不时的环绕镜头也太主旋律太宣传片了吧!手持部分不错其实很自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摄影美学是一致的(臂力惊人,已经可以想象到摄影师颤抖着肌肉快速摇移镜头,就跟举枪摇移射击一样猛晃),本是同根生啊,看过《沃伦》看过《静静的顿河》这种窝里斗和纳粹做法并非空穴来风,一个因为小孩和狗会哭叫就无差别射杀的民族,一个只有坐过牢和打过战才能生存下来的民族(这样存活下来的人只能不停地打战直到死去),一个岁月静好的良民都会被各方残暴杀害的民族,但丁描写的地狱就在此刻的乌克兰,但人家内部分裂并非你侵略的理由,影片里有一句话,当年德国纳粹也说是来解放乌克兰的,结果呢?

  • 卑湘灵 0小时前 :

    看完这部电影才能更好的了解当下的俄乌战争。

  • 允驰 1小时前 :

    与其说是回到60年代,不如说是让所有人重返童年。房前草坪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父母职业在伙伴间的攀比,坐在电影院里刷过漫长的夏季,黑白的电视机突然仿佛涂上彩色的画笔,一盘盘精致的食物勾起了满满的食欲。那些可爱的画面里都是曾经的自己。

  • 五情文 8小时前 :

    阿波罗计划

  • 卫夫 3小时前 :

    另,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话语权主流剥夺了思考的能力。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