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端文漪 1小时前 :

    是偶然与想象,也是错位与未遂。三个故事各有各的喜欢难以排序。第一幕修罗场爱好者一本满足。的确易于联想到洪常秀,尤其结尾那一推拉构造的双重结局。但滨口功力与野心都在洪之上。估计这三段故事交到洪手里,就随手再塞几段可有可无的尬聊化开成三部片子了。而滨口则愿去芜存菁,呈递更完整更文学化的表达,又处理得很轻盈。第二段无疑得侯麦真味,滨口选女角和拍出她们身上最迷人的气质的能力也如侯麦。日常生活鲜少诱惑,于是偶然与想象为我们所珍视。诱惑未遂双方达成彼此想象的契约,却又在偶然的错误里翻出摧毁日常的巨浪。第三段最能体现滨口自己的风格。举重若轻,十分治愈。生活留给她们的相似缺口,在双向扶梯上忽然创造出偶遇的奇妙引力场。我们深藏内心的执念,会经由哪一次偶然释怀呢?

  • 诺痴瑶 3小时前 :

    真好啊。時間にゆっくり殺されて行く。(甲斐翔真好可)

  • 陶觅翠 4小时前 :

    2>3>1;听闻滨口龙介短片拍的好,果然大师手笔;《魔法》简直就把当代男女之爱那层虚无缥缈的细纱捅破,赤裸的放在你的面前,暗流涌动;《再来一次》恰当点题,生命中漫不经心的一天偶然的相遇,沟通,颠覆,解构,重建,天马行空的创造出一个臆想的世界,使文本连接了现实与想象,消弭了昔日的心结,残酷的生活中饱含温情;《把门开着》更是以一种意淫去道德化的形式构建出了一个情欲空间,室内与门外视角相互之间流露出无穷的性风情,极富张力,但又始终保持着理智的距离,缓缓流淌出生命与性的感悟;一次看滨口的三部短片不可谓不过瘾,几乎全靠简单的对白推动剧情,又澄澈的阐明了复杂的人物关系,琐碎日常的情景下翻涌的是生活的真相,好比两个艺术家的交谈一定不是在谈论艺术,而是彼此诉说家乡的雨季和日落,故里的树上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 梅馨 4小时前 :

    年度十佳。滨口龙介的故事相对于侯与洪来说更具有女性意识。换而言之,侯麦讲男与女,洪讲男人,滨口龙介讲女人。这背后的难度是,人物心理的复杂如何通过对话轻盈呈现,四两拨千斤的电影永远迷人。

  • 灵雅 5小时前 :

    三个“偶然与想象”短片组成,偶然是瞬间是大段旁白可以描述的奇妙,想象是镜头之内的推进切换,也是舞台化的语言赋予镜头之外的空间。三段利用对白和镜头基础特性实践偶然与想象之下的东方深层情感情绪的流动,细腻捕捉一切。低调地突出一些叙事魔法,消去一些视听技巧,观众迅速沉浸。

  • 祁瀚臻 7小时前 :

    8/10。三个故事都是偶然-想象-偶然的创作路线,并结束在镜头的推拉,来模糊现实与电影(洪常秀常用技巧)。观众偶然见到这部电影,看完产生想象,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吧。关乎女性的情与爱,独立与自私,男性“工具化”:成为活阳具、报复的引子、闯入的第三者。《魔法》是夜以继日女性视角,《再来一次》是福冈的延续。喜欢《开着的门》,因为少有这样内容信息庞大的短片,女人问作家“你写这段时勃起了吗”,又何尝不是问观众、导演自问呢?预谋的陷害没有成功反而败在无意的交心之举。滨口龙介厉害在能用死物讲真情,拍摄的相机、只掩上一次的门、上下的手扶梯,以及贯穿始终的玻璃景别。虽然赞美了那么多,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夜以继日中一蹴而就的气势,少了丝诡魅。

  • 采芳 6小时前 :

    喜欢01男主的绿衬衫和女主的绿外套。女主打扮太幼态了,呃,一开始像她妈给她拍艺术照。一些个不甘心的贱心情,清醒一点,其实不爱彼此,还是爱自己;02男主高配李现。做自己吧,丑就丑陋;03俩戏精甜蜜相遇,真有礼貌哇~

  • 福运 2小时前 :

    滨口龙介怎么可以把故事拍得那么轻盈,把情感的秘密琢磨地那么透彻。如果说《夜以继日》看似狗血的故事让一部分人忽略了滨口的魅力,那么这三段故事,非常讨巧地把他的编剧能力以及导演能力给提了出来。#4.5

  • 柳慧捷 0小时前 :

    作为电影,从视听语言到…都极其平庸,几截故事的断裂感太强烈了。家庭镜头里父亲全程隐形,孩子犹如遗腹子,要凸显母亲的伟大就非演成寡妇?关掉滤镜,其所歌颂的东西也让人寒毛直竖。我觉得最好的是中年李焕英演出的动人的真实感,连那点庸俗都真得可怕,但这就令那个完美少女李焕英显得可疑和悬浮。小玲穿越回去的不像真实世界,像是本漫画。丁嘉丽就那么几个镜头,都鲜活得不行。(小薛给的分数:6.2)

  • 顿温韦 9小时前 :

    我仿佛听到了这些话穿过你的心门撞击在心房里产生共鸣的声音。

  • 皓轩 1小时前 :

    剧本太迷人了,如此细密精致又惊心动魄。女性在偶然与想象中一次次地确认自我太打动人了!

  • 索阳旭 4小时前 :

    三个短片都很喜欢,如果一定要排个序的话,《开着的门》>《魔法》>《再来一次》。

  • 格洁 0小时前 :

    很想quote一下友邻对《飞行员的妻子》的评价,“偶然性的洪流与局部的真实”。而将二者胶着的正是言语的状态,它暧昧又坦荡,治愈却又充满了破坏性,可被扮演、可被玩弄、可被抛出又若无其事地收回,敬语、时态、人称的千变万化制造了情境的波动与可转化性——滨口是日常生活的伟大语言学家,并如此地以他一贯擅长的方式着手搭建影片,可惜对于《偶然与想象》来说,太过转瞬即逝了。

  • 濮阳怀梦 1小时前 :

    国内电影只有通过夸张、搞笑以及烂梗才能博取大众的喜爱吗?不过这也是国内商业片最盛行的原因,大家都有钱嘛。

  • 赏云韶 3小时前 :

    4.5 - 在滨口的电影里生活总是不可捉摸地流动,一些明显的误会是技巧,但此后的湍流似乎没有规律,随着人性的明暗而跃动。最喜欢的是第二段,一种跃然纸上的情色,不可言说的欲望在毫无起伏的阅读里悄悄滋长,在反复进退之间打破了第四面墙,将文学、电影和角色/观众的想象混合在一起,成为非常高级的调情和暧昧。始终开着的门也成为对欲望的压制和反向挑逗,成为这场「情欲戏」最不落俗套的道具。第一段和第三段实际上也感触颇深,当我们意外由命运的一个位置挪到另一个事先没有想过的位置,对于命运的观看和选择也因此出现超越本我的角度,不一定要试图辨清哪一个才是「我」,而是发现与直视「我」的多种可能性。

  • 普经业 8小时前 :

    从导演水平来看 绝对算得上很专业的了,没想到能排出这个效果,故事笑中带泪,代入感很强,值得一看。

  • 骏强 9小时前 :

    “命运之轮与想象之轮”,滨口龙介大师般沉稳而轻盈的《偶然与想象》用这个英文标题点出想象的重要功能,于祸兮福兮的命运轮转里亦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个故事里,想象分别在几个女性角色成长的旅程里起到了止损、启发和实践的效果,而最重要的楔子即是电影正中的朗读戏,由于这一段中作家与读者的角色设定,我们必须将其视为电影对本身诗学立场的阐释。作家因其生活现实中诱惑的缺乏而靠想象写下的露骨情节忽然以诱惑者的形式变现,并通过朗读的行为反哺于他,这样一来女大学生变成了一等艺术作品里复杂、不可预估也不可范式化的神秘角色,而这正是滨口的创造。那些通过艺术想象构建出的偶然情景中的(女)角色们就这样用想象获得了掌握命运的agency。这不在第三个故事里,她们就自己当起了导演,在自己的艺术作品里获得了深刻的命运沟通。

  • 酆思萱 8小时前 :

    虽然人与人的对话的确就是这样,但一部基本由冗长的对话组成的电影实在有些枯燥无味,看了半个小时后,拖着看了后面两个故事,依旧看不下去……¯\_(ツ)_/¯

  • 星然 9小时前 :

    视听语言和文学调性紧密融合,有的镜头很洪尚秀。2》1〉3

  • 浦问兰 4小时前 :

    近期最佳。短篇小说式电影,情节不算曲折,靠想象拓展故事空间,尤其喜欢第三个故事,陌生中年女性因“错认”而相识,家庭妇女的人生不知怎么就到这个样子,不好不坏,但彻底荒废了。只能说这太像我喜欢塑造的那种人物了。(某个瞬间幻想自己的小说也会被这样拍出来。)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