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2014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帝星 4小时前 :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张伟就像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做事情也不能说不认真,不努力,但就是做不出成绩,最后不了了之,好在他有高飞点醒他,让他坚持,并且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特别真实,虽然男生们相处起来特别坦荡,无话不谈,但一旦涉及到表达对对方的情感时,就会保持缄默,然后用一些旁敲侧击的方式去表达,最后达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对方都懂,有趣又可爱。

  • 卜浩阔 7小时前 :

    比起花束要更贴近现实里的生活,电影很巧妙的用了每年7月26日的生日做倒叙,放大了两人最后人生分叉的惆怅。没有激烈的争吵也没有过山车一般的感情拉扯,只有最后能稍微让人想起的生活碎片。

  • 仆明诚 6小时前 :

    我给四星,青春片不说爱情说励志真的非常不错,虽然这片大陆上的高中学生绝大部分没有这样的经历,绝大部分学校我相信不会有泳池,但是改编的仍旧非常接地气,改的挺好的,袁教练奉献金句,没人在乎你累不累,只在乎你行不行

  • 乌华婉 0小时前 :

    6.5左右吧,前半段节奏比较流畅,后半段突然就开始加快进度导致人物有些崩,最后的那段水上表演其实看得我有点尴尬说实话……特别是现在裁判面前笑,很难想象要ng多少次……

  • 凌格 9小时前 :

    结尾推动的很少年很燃,但中间的过程几乎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的游戏关卡设计,没有刻画青春友谊,暗恋也是浮皮潦草,甚至称不上匠气,男主的哭戏尤其是配音大为出戏。

  • 初优 6小时前 :

    有一些画面的处理也特别诗意 夏天

  • 佼婷美 5小时前 :

    谁看了不大喊一句青春真好!剧情方面,医院哭泣和队头有震撼,可惜队变群以及结尾太假有减分。srds……仍眼含热泪。五个男孩里傻乎乎头被砸的那个最帅,特长生那个演技最出彩。

  • 伍和悌 4小时前 :

    在7.27北京大雨这天点开这部电影一定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坐等北影节大银幕二刷~

  • 侯采春 7小时前 :

    哇真的非常意想不到,虽然套了男子花游的外衣,故事却还是老生常谈的拼搏青春与不被看好后的绝地反击。但这部国产青春电影是这么久以来让我感觉最纯粹又清爽的一部。也希望别的导演借鉴一下这种真正的青春感,可以不那么悲情深刻,可以不那么苦大仇深,但却可以感同身受到真正的少年意气。以及不管是选角还是画面也都非常干脆漂亮,真的很棒!导演加油!

  • 帝星 1小时前 :

    最近的日影爱情片,都在讲述分离。不管是《花束般的恋爱》,还是《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还是这部电影,都充满了遗憾。本片与《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在叙事方式上十分相似。七年里男主生日这天前后的故事,通过倒叙的方式一一呈现。一开始的偶遇是分手后的再次相逢,最后的初识才是爱情的萌芽。每一段逝去的爱情都像爬山,山顶的风景最美,观景的人最幸福也最热烈。可惜人们不可能永远在山顶,大多数时候人们需要爬山和下山。但并不是说爬山和下山就完全没有意义,那些“稍微想起的一些”恰恰是这段旅途最无法忘怀的回忆。最喜欢“等妻子的丈夫”这个插曲,在倒叙中,丈夫与妻子永远在一起了。

  • 凯柏 7小时前 :

    有区别 不陪衬

  • 巫马若山 3小时前 :

    本来真的一般,三星完全是因为高中有过有共鸣的经历

  • 戚娅芳 9小时前 :

    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沒有一場戲打動我……我怎麼了

  • 喆鹏 1小时前 :

    池松和沙莉蛮自然,倒叙的表达不算有新意,但开始意味着结束时现在爱情片标配吗。

  • 仇志强 8小时前 :

    3.5 7月26日看这片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一段爱情,始于舞,终于舞。如回放一般,把时间和我们的记忆从当下调到每一个往年今日。痴情人在等待过世的爱人回来,却想不到她像我们的爱情一样一去不复返。被推翻的时间碎片模糊了我们的记忆,正如我们也快忘掉是怎么在一起,又是怎么分开。“我们是在哪里见过么?”到电影最后再一次收回伏笔,看到你翩翩起舞时,是的,那些过去在一起生活中的确幸,我又稍稍想起了一些。

  • 历水冬 3小时前 :

    4.有着为数不少老戏骨却没有充分发挥的空间,相比主线剧情,更可能引起观众兴趣的情节,如:朦胧的情感、学生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海洋馆的教练等却没有多少篇幅

  • 卫镫鸿 8小时前 :

    もう一回見に行く。

  • 弦静 4小时前 :

    前段节奏有点掉地上,后段有点热血的味道。总体还是不错的,难得有这么清爽的青春片,医院那段被共情了,不狗血,很青春。在张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我更平凡,别人的青春。

  • 怡妍 7小时前 :

    倒叙手法一段段追溯,从疗伤倒叙回分手,再倒叙至恋爱、暧昧、初识,原来跨越过那些不愉快,藏在最心底的还是那些美好片段。淡淡的,稍微想起一些,就已经足够。想二刷。

  • 但永言 7小时前 :

    之前没有看过日本原版,对这部片子完全不了解,演员一个也不认识,但是看完之后观感不错,好于大部分校园青春片。少年的青春,有梦想有努力,不再是情情爱爱,而是有自我奋斗目标。最后结局很动人。年轻演员表演到位,配乐好听,剧情不拉胯,值得一看。(放在国庆档,排片少,真的太惨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