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片以原始纪实与情景再现的艺术方式,表现军人孟祥斌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和由此引发的当地人民深切缅怀英雄的动人故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金华城南桥上传来了“有人跳江了”的救命声。解放军驻金华市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孟祥斌身着便装带着妻子叶庆华和3岁的女儿经过,纵身跳进冰冷的江水,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落水者得救了,他却沉入水中,再也没有起来。
  孟祥斌的妻女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痛不欲绝。往事历历在目……
  少年孟祥斌善良又懂事,一次为了帮助朋友妈妈凑钱看病,他瞒着父亲到工地干活。误解他的父亲在了解原因后,第一次由衷地为这么热心的好儿子而欣慰。
  为了不再给经济困难的家里增添负担,孟祥斌放弃了已经考上的大学,选择了军校,开始了他的“将军梦”。
  孟祥斌带着满箱的书踏上接新兵的火车,焦急地期盼看到父亲送行的身影。直到火车开走,月台上才出现孟父孤单的身影。
  部队里,孟祥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他正直、热情、善良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战友。为了救生病的战友,他不惜违反部队的规定,因为在他心中,救人高于一切。
  勤奋向上的孟祥斌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也收获了爱情。
  约会的时候给老人让座;用身上仅剩的钱帮助路边的可怜祖孙;部队申报困难家庭补助把名额留给更困难的战友;捐款给残疾人;不畏危险在街头劝架……朴实善良、正直勇敢的孟祥斌打动了叶庆华。他们很快结婚了,不久后,女儿诗研出生了。虽然生活清苦,但是他们却过得无比温馨快乐。
  即使奶奶过世,他没能送奶奶最后一程;即使这么多年来,他和妻子聚少离多;即使他只带着女儿去吃过一次肯德基;即使他连女儿喜欢的红皮鞋也买不起……但是,孟祥斌坚信自己的信念。
  他奋力跳入江中救人的时候,他以为他还有将来,他以为他还能为亲人为大家做得更多。叶庆华仿佛听到孟祥斌的声音:人已经救起来了,不要问值与不值……你是军人的妻子……
  金华,挂黑纱的载着孟祥斌遗像的军车绕城一圈,让孟祥斌再看一眼第二故乡。无数的市民自发来悼念送行。
  山东老家的街道上,孟祥斌的灵车在路上经过,很多人在大喊:祥斌回家了!
  孟祥斌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2008年初,孟祥斌同志入选“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评论:

  • 天逸 0小时前 :

    历史车轮浩浩荡荡,而历史又是如此惊人相似,虽然这两位青年未免有点太入无人之境了,不过这让我想到了「巨人的陨落」,一场让全欧洲不同的年轻人卷入了战争的故事。

  • 司马芷珊 7小时前 :

    本次打分纯属艺术创作能力评价,不包含是非评价。因为,没有人拥有上帝视角,也就没有人了解一切的“真实”,而历史本无是非,每个陷入历史漩涡里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理解上,做出当时当下认为最正确的判断和行为,我无力评判,只能思考。

  • 愚逸美 9小时前 :

    很俗气,也可能是丘吉尔力挽狂澜成为一种认知,很难把二战的结局和张伯伦的绥靖扯上关联。

  • 乐葛菲 3小时前 :

    打算當刺客的人,由於能夠聞到希特勒的呼吸,“我的手一動不動”,才醒覺“我無權這麼做”,但他別無選擇,只能繼續鬥,卽使是明明知道對方會絞死自己。這就是勇敢,脊梁倚靠著自己信仰時的勇敢和尊嚴。香港的國際關係學者沈旭輝先生在商臺的廣播節目《國際線》中介紹了呢套戲。

  • 卫小南 7小时前 :

    修道院楼下又一起抽一根烟并且互喷,『I.. have to fight. We'd all be much better off without it......』

  • 昌嘉禾 2小时前 :

    这种历史架空剧就有种天真感,编的故事经不起逻辑推敲,呈现紧张感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不停晃镜头以及歇斯底里的对话。。。不过Jannis真的帅,某些角度像阿兰德龙。。

  • 卫家昕 6小时前 :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时代,我们只能选择如何回应。

  • 帛语蝶 3小时前 :

    "I'd miss you.." "Good bye!"

  • 孙智刚 4小时前 :

    还行吧,导演就是把一位秘书如何获取德国情报的经历给拍了一遍,中间穿插着张伯伦与希特勒博弈的过程,但人物的表现力不如暴风前夕,尤其我不喜欢结尾张伯伦自我辩驳的那段言辞,这典型又是导演在那里借张伯伦的口抛出所谓的大棋论,你可以洗白张伯伦,说慕尼黑协定是缓兵之计,但麻烦导演能不能不要直接用嘴炮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复杂性,这种表现形式tm有点蠢。个人认为塑造最好的人物是德国那位小哥,朴素爱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矛盾情感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其他角色还是相对太单薄了。

  • 寒怡 0小时前 :

    作为商业片本片尚可以一看,至少矛盾冲突激烈,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特别是慕尼黑会谈上的一些桥段很有谍战韵味,英格兰的青年才俊和德国的热血青年真的很燃,但作为历史片来说本片可以说是大大的拉跨,不但洗白张伯伦没有说服力,就连基本的政治观都带偏了。张伯伦法拉第的绥靖政策就像希特勒是全民选举的结果一样,是欧洲人民所谓的民主自由选择的道路,惧战厌战和自卫心理才是希特勒蚕食欧洲成功的基础。所谓西方大国战略永远是牺牲小国以换取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所以看到片尾打出来的字幕显示慕尼黑协让英国争取了备战时间就感觉非常恶心了,洗白张伯伦无非就是洗白西方国家的失败,张伯伦的错误是全欧洲人的错误,他没有背锅也没有被冤枉,本片只不过是在为历史上的人为错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这样的历史片比毒教材有过之而无不及!

  • 彦洁 9小时前 :

    “我们不抱希望反而会更好。”

  • 丰清漪 4小时前 :

    影片对原著有删减之处,也有增加之处。张伯伦有自己的难处,他想维持和平,又误信了希特勒的承诺,没看清希特勒的谎言。他用自己的名誉的败坏为英国争取了一年的准备期,没有这一年,敦刻尔克的撤退也许就会失败了,更别说后面的空战。杰瑞米艾恩斯演得真好啊,两位男主演的也不错,但影片没有原著描写的那么惊险,原著写得我觉得就比较平淡了,所以电影没有原著好看。

  • 振鹤 6小时前 :

    年轻人视角见证的张伯伦/绥靖政策与其政治生涯及生命尾声,现在看来反战意识高于一切。在普通人看来仅一年的和平也是如此珍贵。后半段非常流畅动人。

  • 卫浩曾 5小时前 :

    电影拍得都很好,但是这个史观和价值观真是让我作呕!

  • 书娜兰 2小时前 :

    原来苏台德区就是捷克德国附近那块啊,话说我每年冬天都去那边滑雪

  • 初珠 6小时前 :

    算是为张伯伦“洗白”的历史电影。聚焦慕尼黑协议签订前后的一系列情报搜集工作和政要动向,作者的观点很简单,不是因为绥靖导致反战,而是因为国内反战的呼声导致绥靖,“需要乃绥靖之母”。很工整,没啥优缺点。

  • 刑诗霜 5小时前 :

    抛开文艺气氛,整个二战的走势真的有第二种可能吗。张伯伦真的只能收到一个间谍发来的消息吗,就像股市只有一个黑嘴吗,所以你在股市的买和卖,或者旁观真的是听从了黑嘴或者内心的呼唤吗。其实所有的选择没有好坏,只有结果,而同一个时空只会有一个结果,但结果却是一个主观判断,即使付出生命,也可以被不同的人给与不同的评价,甚至反反复复,犹如烧烤。

  • 无嘉庆 0小时前 :

    歷史故事有趣的點就在於,每一個角度去剖析歷史人物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就看到Chamberlain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犧牲,這樣的觀點其實是好的,因為人是多面性的,不能因為最終的結果是錯誤的,就否認了他當下的立場就沒有為和平做出一些努力。

  • 吾倚云 1小时前 :

    绥靖政策不会带来永久和平,更不是通过秘密外交牺牲他国利益换取自身和平。国之大事在祀和戎,二战爆发意味着理想主义永久和平论的破灭,更意味着现实主义可能是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一种路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战争来临,但一定不能为了换取和平助纣为虐。

  • 左安顺 4小时前 :

    恰在俄乌战争焦灼之际看了这部电影,谁能说现下的样子与1938年没有那么几分相似,虽然彼时之德国远盛于如今之俄罗斯,历史也不会照样再来一次。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