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逸轩 7小时前 :

    现代主义小说的图像呈现,碎片式剪辑,散乱无中心的叙事,癫狂的人物,糜烂而荒诞的生活。不该活的人依旧活着,本应活着的人悲惨死去,这是对魏玛末世的讽刺与悼念,讽刺德国即将到来的末日,悼念那时尚存理想的青年。

  • 藤暄玲 8小时前 :

    甚至强过无主之作,意识流作品,让人想起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沈香巧 4小时前 :

    我为这样的角色感到想要忏悔,感到心痛,感到无奈,感到应该这样。感到,这才是对的,应该对抗这个时代的路。虽然知道会毁灭。但或许这是对的。

  • 睢嘉玉 9小时前 :

    人要努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尽管受社会影响,所得到的与理想差距较远,但也要比随大流好多了。随大流不仅庸俗无聊,而且极其危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勇气,要能抵御得住诱惑,更要有相当的生存能力,"要学会游泳″。

  • 琛心 4小时前 :

    单纯而脆弱的人 溺亡在时代的重压落下之前 comprehensive的风格手法 住在出租屋里穷困的文艺青年 让人想起罪与罚里的罗佳

  • 郦涵桃 5小时前 :

    不适合在周五晚上看到结局 但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日子了

  • 生旭尧 4小时前 :

    博士毕业不留在大城市卷,选择回到家乡是他清醒的地方。但拥有电影梦的女友是她的羁绊。动荡年代,每个人只是一粒尘埃,无力改变只能顺应趋势。

  • 莫浩广 0小时前 :

    一切都很平静,却能感受到“学术性的力量”好比《无主之作》,这两部应该连起来看!

  • 谈飞阳 7小时前 :

    历史从地底爬向地上 记忆不再是属于法比安一个人了 前半个小时太惊喜了 以至于有种在看小林宣彦的电影 但灵感到某处便戛然而止 而后的两小时都太平淡了 可惜并没有恰到好处的用历史回溯爱情 死亡

  • 雨华 9小时前 :

    同时经历过一战战败和德国青年运动的法比安,面临着魏玛共和国逐渐高涨的民粹主义和经济衰败,书写着"活着只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预告末日的来临。

  • 芮傲丝 3小时前 :

    以史为鉴。疯狂的年代一个人究竟该如何生活?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办?个人的命运总是难以与之抗衡。一个玩笑就可以杀死一个人的理想,我真的厌世了。这片子也可以理解成理想主义者的悲歌。感觉就算拉布德和法比安没因为玩笑自杀,溺亡,最后也可能受不了那个年代而自杀。

  • 翁问萍 7小时前 :

    声音带着恐惧,内心慌乱不已。

  • 祁瀚林 8小时前 :

    一间屋,一张桌,一群人的杀人计划。这些德国人真的严谨得可怕。数据分析得精密,方案考虑得周全,还处处为成本着想,非常有条理。而这些严谨,用在大屠杀上,是无法言语的恐怖。

  • 解灵萱 6小时前 :

    没有旁白的时候这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一些处理技巧有点太干扰了

  • 零炫明 4小时前 :

    更让我想到了一个关于最近国际局势的冷笑话:

  • 通夏柳 9小时前 :

    如果忽略此次会议的议题,这就是一场非常标准的圆桌政治博弈,各派系间就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争论、说服、协商、妥协;然而即便派系观点和利益存在冲突,但他们在犹太人种族灭绝的问题上却是空前一致,令人不寒而栗。

  • 洁雅 2小时前 :

    电影内容或许很有意义,也很有警示性,但这绝不能令它成为一部好电影

  • 绳嘉熙 0小时前 :

    视觉风格强烈影音呈现出彩,加上Tom schilling本人自带的忧郁气质和影片基调相辅相成。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长,分为几天看完,明白导演对于这部电影在叙事和摄影上想追求一些特立独行的个人概念,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文艺片的荒诞感杂糅,本来只想打三颗星,看完结尾加一颗。最后男女之间爱情相互纠缠与守望的撕裂也确实很动人。Ps:活着是无力的,唯有死亡可以力挽狂澜。

  • 翠妙旋 4小时前 :

    从信开始这电影节奏才开始好转,可当你准备进入电影里的时候电影却已迈向了结尾,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切割掉的前半段,迷迷蒙蒙糊里糊涂,我知道这是一种状态,我知道这是一种状态就够了,我没必要再亲眼感受它一个半钟。

  • 锦橘 8小时前 :

    如果忽略此次会议的议题,这就是一场非常标准的圆桌政治博弈,各派系间就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争论、说服、协商、妥协;然而即便派系观点和利益存在冲突,但他们在犹太人种族灭绝的问题上却是空前一致,令人不寒而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